我国应急粮食保障能力建设进展如何?国家粮食
在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应急食品的安全尤为重要。我国应急粮食保障能力建设进展如何? 10月1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上,羊城晚报记者就此询问国家粮食和行政储备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储备国管局局长刘焕新表示,突发事件面前,拿粮、供粮,是对保障粮食安全能力的现实考验。 “近年来,我们紧跟线下思路,扎实推进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应急粮食供应保障能力不断提升。”食物计划计划。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粮食应急预案,不同地方根据实际需要动态制定预案。在“应急建设”中,要注重“搞演练”,分级安排应急演练,查漏补缺,完善机制,通过检视总结实战经验,主动发现不足,立即完善应急预案,能够出击。 广东、香港、澳门、成都、重庆、华中、西北、东北地区。地区、省、市、县四级应急应急保障架构逐步形成。分级响应、分级保障的应急饮食保障机制口岸、小灾害全省自促、大灾害区域协调更加完善。三是加强应急应急业务体系建设。本着优中选优、动态更新的原则,选定一批大粮油加工、物流配送企业为国家应急应急保障级别。 AnG省级也确定了相应业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调整企业资源,激发企业社会责任,推动应急应急保障,实现快速响应、高效运行、有效保障。刘焕新表示,总体来看,“十四五”期间我国应急粮食安全能力持续发展。 36个大中城市精粮油储备继续保障市场供应15日内,其他城市也保持一定量的成品粮油储备。已建立加工供应体系。除了成品粮外,现在仓库里的原粮也很充足,可以现场加工,以确保这一点。各级粮食应急加工数量由5448个增加到6872个,增长26%;日粮加工能力从120万吨增加到178万吨,增长48%,日加工能力足以养活两天。应急粮食供应网点由4.3万个增加到5.9万个,增长37%;依托这些渠道,阳光成品粮油的日粮供应能力从106万吨增加到167万吨,增长57%。 “这些数字的幅度可以反映出我们的应急保障能力非常强大,人们可以保证。”刘焕新指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他也认识到,加强应急粮食支持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始终坚持。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更加努力打基础、提能力、强化支撑,持续完善应急粮食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应急粮食保障技能,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记者 王丽 宋世英
编辑:王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