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露前后是吃螃蟹的季节。有人说螃蟹性寒,有人说成人、孕妇、儿童不宜过多食用,还有人说螃蟹要和姜一起吃……这些说法准确吗? 10月9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高英在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回应。高英说,螃蟹营养丰富,富含优质蛋白质,还含有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因此,吃螃蟹对身体有益。中医认为,蟹肉性寒,易破脾胃之气。吃得过多会引起胃痛和腹泻。因此,一般建议吃螃蟹时,用生姜、紫苏等热性调味料烹煮或浸泡。生姜中含有生姜,可以刺激唾液的分泌和胃液,帮助消化这些高蛋白质。此外,还可以预防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还可以减少螃蟹的粘臭味。对于特殊人群,高英提醒大家注意:老年人、脾胃虚弱者尽量少吃螃蟹;孕妇可尝少量蟹肉,蟹肉宜煮熟。当然,要根据个人体质食用,要更加谨慎;中医认为,小儿往往没有足够的PALi和胃的运化作用,所以应尽量少吃,最好只尝一会儿。此外,还有一些特殊人群,如有痛风病史、高尿酸血症、过敏体质者等应避免食用。高英表示,寒露时节,天气逐渐转凉更深,中医强调“防寒保暖”。需要保持身体健康,合理饮食。许多食物具有相同的营养和药用特性,即“食药同源”。秋季容易吃的食物有百合、山药、莲子、黑芝麻、大枣等。“在日常饮食中,要遵循‘寒热相调,因材施教’的原则,选择食物时要注意将寒性、温性、温性、凉性纳入其中。”高英举例道。比如,在吃桂圆、大枣等热性食物时,如果同时过度重视了一些辛辣、热性的食物,就可能会上火。影响。在食物搭配上,要体现中医“和而合之”的原则,力求达到和谐、健康。 ”高英说道。文图|记者王丽丽
编辑:舒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