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科技融入十五运,你能感受到智慧与温暖
新华社广州11月17日电(记者胡娜云、杨申森)数字系统让“老地方”焕发活力,绿色电力为体育场馆节能减排,自动驾驶公交车悄然穿行在场馆之间……科技全面融入第十五届全运会,为赛事注入智慧和温暖。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笔架山麓的深圳体育中心体育馆,是本次全运会羽毛球和飞镖项目的比赛场地。深圳的“老地标”,建于1985年,是深圳第一座荣获“鲁班奖”的建筑。经过六年的改造升级,深圳体育场将于2024年焕然一新,开启新的生命。图为深圳体育中心专业足球场(左)和可伸缩体育馆屋顶。新华社记者刘大伟 摄:“座位数较去年大幅增加”原来的6000人到16000人。”深圳市体育中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专家卢培雷介绍说,“体育馆配备了可伸缩顶棚、活动斗屏和伸缩座椅,可快速实现羽毛球、篮球、网球、体操等16个高规格项目的功能。”在深圳体育中心体育场,工作人员精心维护草坪,为运动员提供全国最佳的竞技体验。 “职业足球场最重要的就是草坪。”陆培雷说,“我们选择的是经过草坪测试、专家验证的‘蓝茵3号’草种。”天花板设有辅助照明设备,地下安装通风系统。可以快速排水、冷却草根,保证高频活动中草坪的状况。”通过智能改造,一半以上场馆1100多个卫生间采用电子标牌系统,可根据实时客流量和票务数据轻松调整男女卫生间座位,有效缓解排队压力。科技的力量在新装修的广东奥体中心也可见一斑。 “现场观众很多,居然可以实时和朋友分享照片、视频,网速很快!”观看全运会开幕式的田先生告诉记者,即使有数万名观众聚集,他仍然可以通过场馆的wifi保持网络畅通。图为11月9日拍摄的广东奥体中心内部。新华社记者薛宇革摄 保障高密度场景下的网络使用,华为智慧场馆解决方案。借助WiFi 7高级覆盖技术,已部署超过900个无线接入点实现室内外免费WiFi服务全覆盖。即使在看台等高密度区域,WiFi 7也能精准覆盖观众席和场馆,为超过8万名观众提供稳定高速的网络连接。在广东奥体中心,主火炬以电光和水雾的形式“燃烧”。通过南方电网设计的“源网荷储”小型智能微电网系统,可精确控制储能装置,实现火炬开幕式100%绿色电力驱动。据广东电网广州供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第十五届全运会广州赛区所有区域将实现全程绿色供电。预计赛事期间,广州奥体中心用电量将达到150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碳排放排放量减少1.42%。 万吨。科技的温暖悄然流淌在细节之中。广州街头,一批批自动驾驶巴士在比赛场馆运送观众。车辆可以完成避障、转弯、变道等操作,行驶平稳安全。 “方向盘自己转动,驾驶非常平稳,自动驾驶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感觉很神奇。”广州市民王女士受到称赞。 11月3日,自动驾驶公交车在第十五届全运会、残奥会自动驾驶场景应用启动仪式上亮相。图片来自广州市人民政府官网 全运期间,广州公交集团共投入19辆自动驾驶公交车,开通5辆自动驾驶公交车。除公交车外,广州还与旅游公司联手投资260余辆自驾g 车辆开通11条往返枢纽站、酒店群、开幕式区域、媒体中心等重点区域的保障线路。市民在出租车上可以方便地使用叫车软件。在赛场上,运动员们在技术支持的领域挑战自己的极限;赛场之外,创新成果正在悄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当体育与科技相遇,当创新与热力交融,第十五届全运会超越了体育赛事的范围,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鲜明实践,折射出未来城市生活的智慧图景。
编辑:吴家红 上一篇:3月西行3000公里,在戈壁沙漠开办大学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